孝感高新区2021年工业经济工作计划
一、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抓紧抓实任务分解。2020年高新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7.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收窄为-0.2%;工业投资同比降幅收窄为-19.5%;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7.5%。
2021年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情况表
指标 | 2020年 完成 | 2021年 保底目标 | 2021年 奋斗目标 |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 | 8.8 | 10 | 11 |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 | 7.6 | 11 | 12 | |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 -0.2 | 11 | 12 | |
其中:工业投资(%) | -19.5 | 10.5 | 11 | |
技改投资(%) | 57.5 | 10 | 10.5 | |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家) | 10 | 13 | 15 |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 25 | 30 | 35 |
2021年的保底工作目标是新增规上工业企业不低于13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不低于11%;工业投资同比增长不低于10.5%;技改投资不低于10%;新增(含复审)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不低于11%。我们将对照6本基础台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单位,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形成合力,确保每月各项指标达到全年目标要求。二是抓紧抓实“稳规进规”,培育发展后劲。对2021年新投产的重点企业,组织专班每季一调研,争取宣传政策,协助企业收集相关资料,争取早日纳统进规,对于一些“小进规”后备企业,创新工作思路,联合商务招商局、发改与项目服务局、高新区税务分局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挖掘一批企业年底小进规。三是抓紧抓实技改投资。抓好《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宣传和贯彻落实,对照市级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举措,建立技改项目台账,强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力度,支持企业技改扩能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工业投资强度和技改密度。目前,已收集企业技改项目?个,项目总投资?亿元,2021年计划投资?亿元。按月分解技改项目投资进度,将技改投资细化到每个月和每个项目中,确保全年技改目标任务完成。四是抓实各类省级及以上试点示范培育。加大隐形冠军、省级智能制造示范、省级及以上技术创新示范及质量标杆企业、省级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企业)和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省级及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试点示范的申报工作力度,建立台账,加强与市直部门的沟通,争取支持,力争获批一定数量的省级及以上示范试点。
二、抓好企业服务,强化要素保障。
一是强化包保服务。进一步落实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细化包保任务,明确责任目标,动员高新区各部门主动对接企业,主动上门服务,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企业资金链条不断、现有市场不丢、经营业绩、技改扩能项目不放、新的发展机会不失;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着力破解要素瓶颈。继续开展银企合作,探索引进高新投资基金,多措并举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组织好“春风行动”,采取走出去招工、本地职校定向委培以及与外部其他职校合作等方式帮助企业招工,保证企业用工需求。搞好企业用水、用气、用电需求调查,协调自来水、天燃气和电力部门保障企业水电气供应。三是落实各类扶持政策,全面贯彻国家、省各类惠企政策及一揽子支持疫后重振的相关政策,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黄金28条”、发展民营经济“20条”、优化营商环境“25条”、降低企业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8条”、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快转型高质量发展“14条”等系列政策,及时兑现高新区《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业环境若干措施》与《支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
三、突出效益提升、抓紧落实市场拓展。
一是组织开展展会营销与产需对接推介。积极对接市直相关部门,组织企业参加中博会、食博会、电商博览会等大型展销活动。协调市经信部门,策划市级层面产需对接活动,加强产业链配套,提升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二是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营销模式创新。鼓励企业进入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线上营销,鼓励企业走出去全力抢占市场份额。鼓励企厂商联合、产销联合、引导企业组建一体化销售公司,实现销地领先、产地配套,引导产地与销地结成战略联盟,开拓企业销售市场。三是引导企业通过加强生产、营销、资金等专项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实现内部挖潜增效;全力推进企业上云行动,与三大运行商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号召企业上云,以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带动全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四、抓好监测调度,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是重点发力,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效能。对照高质量发展各项考核目标,加强与上级和业务部门的数据衔接与沟通,密切关注数据指标的趋势变化,做好分析研判和预警发布。构建分析调研机制,加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二是多点结合,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在深化统计规范化建设方面,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办事处、社区街道统计基础,抓好联网直报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推进村、社区统计规范化建设,抓好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水平。在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方面,加强对四上企业专业统计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同时,充分结合人口普查、统计分析、法制教育等工作要求开展专项业务培训,加快提升高新区、办事处、社区等三级统计人员的专业统计技能。在抓好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方面。深入企业,开展统计行政指导,了解企业发展动态,研判行业发展态势。通过企业调研和走访,加强对企业会计及相关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提高数据质量。
五、抓实创新创业,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方面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基础。一是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R&D)经费投入、孵化载体建设等工作,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培育、(R&D)经费等工作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扎实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工作,大力探索柔性引才新举措、新途径,打造一支覆盖面广、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三是准确研判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激光、大健康等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实际,整合资源,精心策划,搭建一批重点创新平台,切实做强科技创新载体。四是重点围绕科技项目、人才、经费、成果转化等领域关键性、瓶颈性问题,加强对创新资源的统筹应用,着力解决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低效等问题。
着力推进“三大工程”。一是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引领作用,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初创科技型企业,形成创新型企业成长梯队,塑造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骨干。二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引导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搭建创新平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针对企业技术需求,积极联系高校及科研院所,全面开展技术对接活动。加大科技中介服务培育,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二)双创服务方面
一是主动对接,发挥中枢作用,协调各方,开展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在创新创业方面的难题,着力解决企业困难。通过创业服务中心等载体,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投资咨询、财务管理、高企培训等活动,鼓励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提升企业竞争力;
1、对标一流,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1)组织到深圳、合肥、武汉东湖高新区、襄阳、宜昌等地考察学习“双创”工作先进做法经验。
(2)与孝感人才创新创业超市运营企业湖北纳杰人才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运营、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市场建设、举办高新区双创周和创新创业大赛、举办招聘会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邀请湖北纳杰人才投资有限公司帮助对3号厂房进行装修设计,适时对3号厂房进行高标准装修。
(3)与孝感卓越科技合作创新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代理招商协议,同时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和双创周、开展高企申报、税筹、融资、直播带货等培训活动方面加强合作。
(4)与企准云集团(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深圳)、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武汉)、孝感市双创服务中心运营企业湖北同森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卓凡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加强交流合作。
2、多措并举,狠抓招商引智工作
(1)用心探索创新招商方式,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人脉招商、赛会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重点为五大科技园区(卓越科技创新园、银湖科技产业园、孝感科技创业园、武大科技园、共青科技园)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为主导产业服务的优质项目,引导同产业方向的优质项目在同厂房、同园区集聚发展。
(2)重点瞄准高新区产业集群方向,对标行业龙头,寻找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邀请和吸引更多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大赛,积极促成优质项目获得融资。借助大赛活动,在主流媒体和产业媒体上深度宣传孝感国家高新区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和环境优势,以优势吸引项目落户。
(3)以市级系列人才计划申报为抓手,紧跟国家战略和市场刚需,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多渠道开展人才引进落户工作。建立重点人才企业动态评估诊断分析机制,加强人才企业与创新平台、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对接合作。以融资服务为抓手,银企合作、投贷联动,做好人才项目异地融资路演、精英资本对接活动,切实解决人才企业融资难题。
3、深入调研,加强园区企业服务
(1)加强对卓越科技创新园、银湖科技产业园、孝感科技创业园、武大科技园、共青科技园五大科技园区的走访调研,定期与招商、工商、税务部门沟通联系,全面深入掌握园区入驻企业情况,从管理优化、环境整治、企业升级三个方面对五大科技园区分别制定整治升级方案,狠抓督导落实。
(2)抓住孝感高新区今年1月29日成功获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的机遇,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省、市发改部门资金支持,用心用力打造若干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园。
(3)建立完善企业管理系统和企业科技档案,加强企业服务档案建设,及时更新,实现信息化管理、精准性指导,切实助推优质潜力科技型小微企业更好更快成长发展。
(4)建立“雏鹰-瞪羚-独角兽”创新型、高成长优质创业企业梯队,建立项目评估、引进、重点培育机制,完善“雏鹰、准瞪羚、潜在独角兽”企业动态管理服务制度,对拥有核心技术、发展潜力大、市场容量大的企业,根据项目特点,整理、输送区内现有相关政策,并在市场开拓、融资服务、项目配套、引进人才、财政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助推企业快速成长。
(5)围绕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支撑要素,利用线下举办企业座谈会、企业实务培训、创业路演、各主题对接活动,线上高新区官网、有关微信公众号政策推送等形式,拓宽企业交流渠道,提供专业化的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法律事务、财税事务、科技金融、资金筹措、市场推广、战略规划等创业服务内容。
(6)争取有关市直部门支持,与省级、市内优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加强深度交流合作,拿到高新区,共办各项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创建若干创新创业品牌活动。比如,争取孝感市的双创周、创新创业大赛、直播人才选拔赛、创新创业大讲坛到高新区举办。
(7)支持湖北纳杰人才投资有限公司创建孝感直播产业发展研究院。
(8)出台《孝感高新区设立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实施方案》和《孝感高新区创新创业种子基金管理办法》。
4、注重引导,推进创业平台建设
(1)加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3类创业平台管理和绩效考核,命名挂牌一批区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鼓励和引导创业平台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标准化、专业化招商和运营,加大力度培育科技型优质创业企业。
(2)支持协助组织各类创业平台“走出去”,学习借鉴省内外优秀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标准化、专业化、特色化运营经验,加强创业平台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享资源、共同服务,努力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和绩效,打造若干知名品牌创业平台。
扫描分享